•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品大全
  • 成功案例
  • 合作招商
  • 网上查车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付款账号
  • 卫通达新闻
  • GPS业内资讯
  • GPS知识
公司简介
卫通达新闻 GPS业内资讯 GPS知识
GPS车载定位跟踪器 GPS/GPRS车辆实时定位终端 GPS个人定位器 GPS手表定位器 GPS货物定位器 GPS设备报警定位器 GPS/CDMA车载定位终端 GPS监控导航一体机 GPS/LED车载终端 GPS导航仪 GPS电子狗 GPS反测速雷达 GPS导航雷达一体机 GPS SD卡车载录像机 网络红外报警摄像机
成功案例
招商合作
客户端定位演示 网上查车登录
GPS软件定位平台下载 GPS行业方案下载 GPS导航地图下载 GPS电子狗数据下载
联系方式 招聘英才
付款账号

卫通达新闻

  • 4颗就能覆盖全球 美军新导航卫星上天
  • 智能定位追踪 GPS千里之外找到被盗车
  • 深圳泥头车装GPS
  • 卫通达各地代理商店面设计
  • GPS摄像型调度管理产品案例图
  • 竟然偷了跟踪器 笨小偷行踪全曝光

GPS业内资讯

  • GPS车辆监控的市场分析及展望
  • 全球卫星导航战:欧盟缘何求助美国
  • 安徽宿州市局(公司)开展GPS车辆定位系统操作使用培训
  • 邯郸市首批12个公交“电子站牌”亮相街头
  • GPS显身手春运期间保安全
  • 电动车团伙案例
  • 汽车修理厂盗车销赃团伙案例
  • 摩托车团伙案例
  • 汽车团伙被抓案例
  • 卫星跟踪 千里追车贼 卫通达GPS再立功

GPS知识

  • 中国发展国产"北斗"导航系统 或对GPS收税
  • GPS系统特点及整体介绍
  • 物流企业使用GPS的优势
  • 客运车辆监控调度系统-车载GPS产品案例
  • 出租车管理调度系统-车载GPS产品案例
  • 运钞车GPS车辆监控调度系统
  • GPS在航海航空导航中的应用
  • GPS直播逃跑路线,民警跟踪追击盗车贼
  • 全球定位系统(GPS)介绍
  • 挑战GPS 天上又多了颗“北斗星”

你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GPS业内资讯->GPS车辆监控的市场分析及展望

GPS车辆监控的市场分析及展望

发布日期: 2009-8-15   信息来源: 网上摘录   作者: 卫通达

GPS车辆监控的市场分析及展望

一、概况

    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GPS),简称GPS,是美国国防部自1964年开始设计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多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的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随着全球定位系统的不断改进,硬、软件的不断完善,应用领域正在不断地拓广,从而带来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目前已遍及国民经济各种部门,并开始逐步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现在的应用规模和水平

    GPS是现代高新技术实现军民两用的一个成功范例。GPS已逐步演变为一种世界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在GPS应用领域中,车辆应用所占的比重在各项应用中数它最大,约占总数的50%左右。GPS车辆应用系统一般分为两大业: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和车辆导航系统,我们主要关注车辆调度监控系统方面。
    我国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应用走过了极其起伏而缓慢的发展道路。经历了几起几落的艰难历程。1994-95年间是第一波,当时有成十上百家公司都来抢占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市场,其中也不泛有几家具备经济实力的公司,但真正成功者不多。不少公司只好退出这个行业。第二个时期是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市场的整顿、巩固、充实、提高时期,1998年-2000年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市场出现了快速增长的势头,此时的市场逐步趋于成熟,我国的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技术有了较大的提高与发展,作为系统的卡脖子问题的通信网络通过采用GSM公众网的短信息服务找到了新的出路,这对上档次上规模无疑是大有益处的,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市场得到了极大的促进。自2003年开始,由于GPS车载监控单元里面的模块价格大幅度下调,技术水平的日趋成熟,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已经开始呈现一种快速发展的趋势。至2005年底全国各地已经有十余个省、五十余个城市启动建设了自己的GPS车辆监控调度平台,并且有出现爆发性增长的趋势,政府的支持更加促进了GPS行业的发展,特别是某些行业,例如长途客运、出租、公安、物流、汽车租赁等等行业,GPS的发展趋势迅猛,保守估计,至2005年底,全国装车总量已经上50万台,市场价值数十亿。

三、市场的实际需求和发展趋势

    有关部门预测,到2005年底,客运量水平将达到年完成道路客运量180亿人次;全国营运客车总量达到300万辆,其中从事班车、包车、旅游车客运的大中型客车总量达100万辆,高级客车在客车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15%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50%以上。到2010年,全国营运客车总量达到500万辆,其中大中型客车总量达到150万辆,高级客车在客车总量中所占比重达到20%以上,中级客车所占比重达到60%以上;而长途运输方面,我国近900万辆的货运车,物流行业近年以来的发展有目共睹,巨大的市场蕴含着巨大的机会, GPS在客运、物流运输管理上发挥的重大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的完善,用户的成熟,其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今年前5个月,我国铁路的日均装车量为8.2万车,累计发送货物7.22亿吨,同比增长8%;全国沿海、内河港口共完成货特吞吐量7.4亿吨,同比增长16%,其中全国港口外贸货特吞吐量达2.34亿吨,同比增长14.3%,呈逐月递增的态势;公路货运量达41亿吨,同比增长5.5%。估计2006年车辆定位监控系统装车总量会接近和超过50万台。

四、影响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我国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主要的问题和经验教训有以下七点:
1.行业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应的法规与标准,从多方面给于扶持。
2.技术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在车辆定位监控系统中,通信问题一直是个瓶颈问题,利用GSM公众网的短消息方法虽然是一种好的出路,但是单机版方式自身不足或某些地方的短消息服务中心能力欠佳,或者使用者的处理不当,使短消息拥堵屡屡出现,目前流行的GPRS与CDMA通讯方式车台也因为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的基站建设而受到一定的限制。
3.市场运作存在偏面性,产品力度深度不够,产品的点不要只限于防盗报警,更多的是要根据实际需要依据应用场合不同而不同,针对行业性用户分门别类地做成系列产品,开发适合于行业车队管理、调度指挥,使其达到节省消耗,增加效益的目的。同时达到造就自己品牌,创建自我特色,形成系列产品,共筑GPS行业的目的。
4.规范化和规模化问题长期不能解决。与政府职能密切相关的规范化和规模化的工作迟迟没有人去做,各家的产品使用不同的通讯协议,产品之间兼容性差;一流企业卖标准,二流企业卖产品,建立一个行业性的规范已经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5.价格因素。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车台售价从2003年开始已经有了大幅度的下调,但是对于最终用户来说,价格问题一直也是个制约GPS行业发展的脖颈。
6.对项目的高技术性和系统工程特征认识不足,车辆定位监控系统是综合性的工程系统,它牵涉到通讯、导航、GIS、自动控制、计算机、以及系统集成整合和复杂的软件系统,还牵涉到电信、交通、公安、保险等许许多多部门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对此这一行业的公司都要有足够的思想认识和充分的技术准备。
7.市场经济的方式引入。吸引用户,维持市场的长久性和稳定性。自2004以来,各种GPS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GPS行业竞争加剧, 为了达到自己利润的目的,价格战不可避免,价格的降低导致了产品质量与售后服务问题的突出,这对GPS行业整体的发展影响巨大。

五、市场呼唤过硬的产品和值得信赖的企业以及社会化的服务

    近十年来,GPS得到了各种媒体的宣传介绍,有关的公司和厂家也不遗余力的进行推广促销,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效果。国内已经有从事GPS车辆定位监控系统的公司在二、三百家,仅在北京市就有好几十家。经过这几年的努力,有许多公司已经初具规模并有较为适用的产品,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这是产业的发展和胜利的一笔巨大的财富和基础。
质量是生命线,市场在呼唤过得硬的产品和信得过的企业,以及社会化的服务。这一点可能是当前GPS车辆应用市场的关键的关键。
无论政府、行业、公司、厂商与用户都需要提高质量意识,努力去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保障和监督服务体系,杜绝伪劣不良产品进入市场,防止既无技术、又无产品、更无人才的“三无”公司扰乱市场,逐步形成有序竞争和良性发展的局面,真正使GPS产业演变成为电子行业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关链接:GPS定位系统GPS定位GPS定位器
  • 首页|
  • 新闻中心|
  • 产品大全|
  • 成功案例|
  • 合作招商|
  • 网上查车|
  • 下载中心|
  • 联系我们|
  • 付款账号

业务电话:0755-29173890 29173812 29173915 29173890 29173982 29173861 29173991
29173272 29173186 29173829 29173876 29173436 29173212 29173836 29173269 29173216
29173852 29173881 29173386 29173390 29173285
图文传真:0755-29173935 电子邮箱:aacc5588@126.com
公司地址:深圳市宝安区宝安大道华丰第一科技园石街B幢5楼整层
版权所有:© 2009 深圳市卫通达电子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权利。您是第 位浏览者

Update:2010-03-16 21:31:52
粤ICP备09156550号